依附胡家的二流世家的家主。
武将世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很显然大夏从国初开始就实行的以文驭武国策到了今天已经是流于表面了。
当然,由于当初制度设计的原因,军队的后勤、一定等级以上将官的奖罚和执行军法还都是掌握在节度府的手中,所以说以文驭武还是以文驭武,只是掌握在世家手中的部队不是真的很听文官节度使的指挥罢了。
作为西北边军中不多见的都统领级别的平民派将领,张耀自然是深得节度府的器重和支持,加之他资历深厚、德高望重、而且从军数十年来立功无数,所以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素为部下所敬服。
说起来大夏与西梁国之间已经时战时和有上百年了,近来双方再次开战也已经有小半年了,不过大夏边军放在盘山山脉一线的始终都只有常胜前军这一个军。
左都督胡翼龙的理由很充分,是由于目前北方的压力太大、所以不得不加强对云州方向的防御。
就在五年前,北方大乾国东部的东胡地区突然爆发了东胡人的武装叛乱,一举大败东部地区的大乾驻军,随后东胡人的首领慕容烈建立了大燕国、自立为帝,东土之人一般称之为“北燕”。
北燕以极其迅猛之势崛起,仅仅用了五年时间,便摧枯拉朽地将老大帝国的大乾打了个落花流水、丢失了大片的国土、帝廷也不得不迁往遥远的西域,目前在大陆东部这边就只剩下了朔州这么一块领土,也是朝不保夕。
而北燕军目前已经占据了朔州东邻的云州,而云州以南正是大夏的苍州和绥州。
说起来由于东胡诸部人口寡少的原因,北燕国迄今也才只有不到二十万人马,但这北燕军的战斗力却是暴强,号称“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在它们只有万余人的时候便击败了三十万大乾军,在它们有五万人的时候就击败了近百万的大乾大军,所以当北燕拥众十几万的时候横扫整个北方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现在,大乾国人口最多的海东大草原诸部和海西大草原诸部已经先后投降了北燕,原先大乾国与东土邻界的朔、云、代、易、燕、辽等北方六州也大部分都落入了北燕之手,所以现在北燕的总兵力已经暴增到了上百万,不过其核心依然还是不到二十万的东胡军。
尽管在云州的北燕军其实只有七八万人马,其中还有近半是征召的北夷部落兵马,但苍州这边的大夏边军依然是极度紧张、十分戒惧,将大部分的边军兵力都放在了与云州接壤的苍云山脉一线的北方边防线上,而在
武将世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很显然大夏从国初开始就实行的以文驭武国策到了今天已经是流于表面了。
当然,由于当初制度设计的原因,军队的后勤、一定等级以上将官的奖罚和执行军法还都是掌握在节度府的手中,所以说以文驭武还是以文驭武,只是掌握在世家手中的部队不是真的很听文官节度使的指挥罢了。
作为西北边军中不多见的都统领级别的平民派将领,张耀自然是深得节度府的器重和支持,加之他资历深厚、德高望重、而且从军数十年来立功无数,所以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素为部下所敬服。
说起来大夏与西梁国之间已经时战时和有上百年了,近来双方再次开战也已经有小半年了,不过大夏边军放在盘山山脉一线的始终都只有常胜前军这一个军。
左都督胡翼龙的理由很充分,是由于目前北方的压力太大、所以不得不加强对云州方向的防御。
就在五年前,北方大乾国东部的东胡地区突然爆发了东胡人的武装叛乱,一举大败东部地区的大乾驻军,随后东胡人的首领慕容烈建立了大燕国、自立为帝,东土之人一般称之为“北燕”。
北燕以极其迅猛之势崛起,仅仅用了五年时间,便摧枯拉朽地将老大帝国的大乾打了个落花流水、丢失了大片的国土、帝廷也不得不迁往遥远的西域,目前在大陆东部这边就只剩下了朔州这么一块领土,也是朝不保夕。
而北燕军目前已经占据了朔州东邻的云州,而云州以南正是大夏的苍州和绥州。
说起来由于东胡诸部人口寡少的原因,北燕国迄今也才只有不到二十万人马,但这北燕军的战斗力却是暴强,号称“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在它们只有万余人的时候便击败了三十万大乾军,在它们有五万人的时候就击败了近百万的大乾大军,所以当北燕拥众十几万的时候横扫整个北方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现在,大乾国人口最多的海东大草原诸部和海西大草原诸部已经先后投降了北燕,原先大乾国与东土邻界的朔、云、代、易、燕、辽等北方六州也大部分都落入了北燕之手,所以现在北燕的总兵力已经暴增到了上百万,不过其核心依然还是不到二十万的东胡军。
尽管在云州的北燕军其实只有七八万人马,其中还有近半是征召的北夷部落兵马,但苍州这边的大夏边军依然是极度紧张、十分戒惧,将大部分的边军兵力都放在了与云州接壤的苍云山脉一线的北方边防线上,而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