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1  贾敏:为何不是吏部或者户部?

正所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朝堂上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海兄的事情我也打听过,确实有些不大好说。

    不过,你回来后去都察院和吏部报备的事情,我已经通过(吏部)赵阁老禀明陛下,得他允许后才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些天难为你一直等着,到如今算是有了结果。”

    这话让林锐更加压抑。

    徐晋并没有全力帮忙,但好歹通过自己的渠道帮他将事情“上达天听”,而且是在等到靖安帝的态度后,才正式为他运作安排将来的职务,至少不是旁观。

    幸好,现在的结果还可以接受。

    “不知这次——”他忍不住躬身问道。

    “此次抄检盐商程家与何家,共得银二百七十万两。”徐晋说到这里,让他忍不住心头抽搐,“极大的充足了国库,让朝廷许多事情方便起来,此功不可不赏。”

    两大盐商一千五百万两的家产,送到京城只剩二百七十万两。

    就这都是现在的数字,将来真正下发的时候,还能剩多少?

    但林锐明知如此,又能怎么样?

    “此乃分内之事,不敢言功。”当然只能表态。

    “你原任扬州府通判,正六品实缺加从五品同知衔。”徐晋见他如此识趣,这才继续开口,“以功而论,足以官升两级,但因为是调入京中,按例只能升一级。

    经过本官与尚书大人商议,清查当前各处缺额情况,最后决定给你安排正五品实缺,也就是一司郎中,定在兵部,为武库清吏司郎中,相信你能明白。”

    林锐愣住了。

    兵部......怎么说呢?

    还是那句话,大周承明制。

    机构设置上,朝廷掌管兵事的衙门理论上有两个,也就是同时存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原本是为了制衡,基本上,只要是这边有的职能,那边肯定也有。

    按照太祖立国时的规定,大致是前者平时管,后者战时用。

    问题是,怎么区分平时还是战时?国内没有战争,边关的冲突算不算?涉及到兵马调动,谁来批条子?皇帝喜欢兵部尚书,不搭理五军都督府怎么办?

    特别是绵延到现在,随着“文贵武贱”问题的越发严重,纯粹由武勋掌握的五军都督府基本废了,除了用于挂名领俸禄之外,几乎什么都管不着。

    幸好皇家也不傻。

    自太上皇初年开始,就实际上放弃了五军都督府,兵部尚书默认武勋出任,左右侍郎也有一个是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