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三四章 听故事为了什么

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小家伙们听得咋舌,说道:“这些花灯的花样真不少啊!”

    “只可惜,我们都看不到啊!”血色十字公会的小家伙们住的天南地北哪儿都有,对于墨菲所说的这些,自然是大部分人都看不到的。

    墨菲笑了笑,说道:“呵呵,以后大家有机会就出去旅游吧!”

    “想着呐!”小家伙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除此之外,南方那边也有一种游戏,”墨菲又说道:“这种叫做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也就是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烧塔仔?这是shie?”小家伙们喜欢听故事就在这个,总是nénggou听到一些新鲜名词。

    “哦,这个啊,”墨菲详细解释道:“烧塔仔,就是将瓦片石头等,搭成塔形,然后将树枝树叶放进塔中烧。相传‘烧塔’习俗起源于元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人们往塔内撒米、撒盐,祈求平安、发财,而至于起源要追溯到元朝。相传元朝在泉南建有一个元兵营,就设在安海镇上。元兵乒百姓,最后受压的人民暗中组织,决定起义反抗元兵。起义的日期就定在中秋,烧塔为号,几个村民一起动手。歼灭了元兵。为了纪念这一义举,后人在中秋节延续‘烧塔’的习俗,代代传承。”

    “哦,ingbái了!”小家伙们恍然。

    墨菲又说道:“除了上面那些习俗之外,还有舞火龙,着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七十多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